博客年龄:17年7个月
访问:?
文章:356篇

个人描述

姓名:斯普特尼克 职业:无年龄:20>30 位置:中国个性介绍: 闲人

《千里走单骑》影评

2006-10-10 03:14 阅读(?)评论(0)

    好多日子没有更新了,不知在这里说些什么,总觉得有点找不着北,不知这个算不算也是“节后综合症”。晚上给一个朋友写信,提到这个好久之前写的东西,就顺便翻出来看了看,觉得还看的过去,于是发到这里,至少证明一下我没去火星,还在地球转悠。

    虽然看过介绍,知道它并不只是一部纯商业片,看完了以后也得出相同的结论,这部电影即使别的不论,至少拍的很干净。但是,我依然还是没有一点想要看的意思。bt之家老早就放出了这部电影的种子,但是,看过介绍以后就把它抛到脑后去了,如果它只是一部纯粹的商业电影,没准到会下来看看,但是,中国那种所谓以情动人的东西,大多流于虚假,比之那些热闹搞笑的电影还要让人讨厌。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对那种所谓的感人电影我向来是敬而远之的。今天不知发什么神经,突然下了这部片子来看。

    看的过程虽然不算痛苦(别奇怪,有不少电影能让人看的痛苦,这痛苦并不是因为电影好能打动人,而是因为编剧、导演的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但是,也没有希望中的感动,这也不好说是电影的原因,还是我自己的原因,只是很平平淡淡的看完电影,然后坐在这里,写这些东西。

   

    先说一下总体感觉,不喜欢这部电影,如果把喜欢到讨厌用分数来表达,100分代表最喜欢,0分代表最讨厌的话,我只能给这部电影40分,也就是偏于讨厌那边一点。

    下面写的那些东西,是尽量不考虑自己的喜恶,以客观得眼光去评价这部电影。

 

    片子拍得很干净,这是我看完《千里走单骑》这部电影后最深刻得印象。电影没有那些不该有的东西,除了父子之间的感情,再也没有插入其他东西,这点在现在看来是很难得的。在这个拍片为了赚钱的时代,在电影中加入些比较能刺激观众的东西是很常见的事情,而这部电影却没有做这种傻事,只是平平淡淡的讲了两对父子间的故事。这点,我想正是老谋子的聪明之处,要煽情就一煽到底,绝不允许有其他的东西来破坏这种煽情的气氛。

    这部《千里走单骑》多少有些海明威小说的风格。看过一篇介绍海明威的文章,说他写作时从来都是站着,之所以这样,是为了让自己不写一句废话。(毕竟站着比较累,像我这样三纸无驴的文章,只能是坐着写出来的,要不然早累死了^_^)《千》也是如此,全部的剧情很紧凑的围绕着两对父子展开,旁支的东西统统剪去,从父亲得知儿子身患绝症而毅然独身前往异乡完成儿子的愿望开始,情节设计的非常紧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虽然不喜欢,却还能不痛苦的把它看完的原因。影片在这紧凑的节奏中,一点一滴的溶入父子间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虽然只是平平淡淡,但却有一种打动人心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恰恰就是平淡。

    试想一下,我们为什么会被一部作品感动,还不就是因为在观看作品的同时有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或者说是有了那么一种角色转换的错觉。仿佛自己就是剧中那一个个悲喜的人物。一部作品,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如果不能做到让大多数观众、读者哪怕只有一瞬间产生这种错觉,它就绝对不是一件优秀的作品。那么,什么样的作品会容易让人产生这种错觉呢?在我看来,有两种情况会比较容易让观众产生角色替换的错觉,其一,是我们所不可能经历的情节,比如最典型的例子,武侠小说。在武侠小说中,主人公仗剑行走江湖,快意恩仇,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体验到的情节,而因为人的原始本性,使得人们对于这种情节在心中又有所向往,所以,那些完全虚幻的武侠故事很容易唤起人们角色替换的愿望。在这里,姑且把这种替换的愿望命名它为观众体验生活的愿望。其二,就是那些贴近生活的情节,演员一举手,一投足就仿佛是在生活中真是存在的人物,甚至就好像观众身边的认识的人。这种情节也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同,进而引起观众角色替换的愿望。毕竟很可能他(她)也有相同或类似的经历。在这里,姑且命名它为观众再现或者复制生活的愿望。

    就《千》这部戏来说,第一种是完全不可能的,题材的限制使得它不可能满足观众那种体验生活的愿望,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去满足观众再现生活的愿望。

    如此看来,就明白了许多,观众,也就是普通大众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自然是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而纵观《千》剧,从头到尾无不透出这种普通和平淡,以至于除了绝对的主角高仓键之外,都是找的群众演员,而不用那些专业的演员。再加上平淡的叙事风格,老谋子追求平淡的意图表露无疑。

 

    当然了,一部影片,如果仅仅只是平淡,无论如何也是不足以打动观众的,所以,在表面的平淡之外,还要加入些深刻的东西,用句文点的话来说就是要有些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东西。那么,这次老谋子挑了什么东西来捅观众的心窝子呢?在爱情题材已经被拍烂的现在,老谋子再次老谋深算的打出了亲情这张牌。

    不可否认,这绝对是个不错的选题——父子间的亲情。试问人生在世,谁没当过闺女儿子?谁没有过父亲?父子间的亲情是绝大多数人都曾经亲身体会过的,如此一来,再现生活的愿望通过影片被调动起来,而影片平淡真实的风格又加深了片子和观众间的互动,于是乎,老谋子一跃从《十面埋伏》的以华丽媚俗跳到了今天《千里走单骑》的借平实媚雅,直媚到观众喜欢、票房高涨,制片商喜欢,影响力越来越大,评奖委员会喜欢,各种奖项拿了一堆,等等等等,暂时打住,如上种种只是制作方的一厢情愿,事实真的会如此吗?

 

    现在的观众并不是傻子,无论你媚俗也好媚雅也罢,只要拿不出真材实料,别管你怎么媚,观众也不会买帐。之前《十面埋伏》的骂声一片就是最好的说明。那么这次老谋子端出来的这盘菜里,究竟有些什么呢?

    毫无疑问,父子情成为全剧的重中之重,在舍弃了华丽的外表之后,如果没有这些有分量的东西西垫底,片子无疑会一败涂地,所以,整部影片都在围绕父子情来进行展开也就在意料之中。那么这影片中所讲述父子情真的足以打动人心吗?

    一个故事讲的好不好,关键在于情节设计的是否合理,一个好的故事会让人觉得情理之中而又感到意料之外,一个不好的故事则恰恰相反,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于是乎剧情的铺陈与安排是否足以承担父子亲情这一命题,成了决定这部影片命运的焦点。

   

    不得不承认,《千》剧情节的安排颇为巧妙。

    记得我小学时有一次上作文课,老师要求写一篇关于师生之间情谊的作文,在开始写之前,老师让同学先说说自己想怎么写,大多数同学被叫到以后都是说些要写老师怎么照顾同学,鼓励后进之类的传统构思,当叫到我时,我说,老师对同学好的事情已经写的太多了,不如反过来写写同学怎么关心老师。还记得当时我的这番发言得到老师的盛赞。本来这件事过去这么多年,我以为再也不会想起,不想看完《千》以后,居然又想起了它,或者老谋子也曾和我有过一样的经历,什么都喜欢反过来想,之前一直都是写老子要挂的时候儿子怎么完成老子的心愿,这次影片一开始就逆转了这种定式,儿子得了绝症,老子替他完成心愿。仅此一点,就使得这部片子不落俗套。在这一点上,老谋子先胜一招。

    紧接着,当高仓键只身来到云南,却变故丛生,引出剧中的第二对父子,如此一明一暗,一主一副的设计,也可算是独具匠心。这种情节的安排,使得剧中着力描写的亲情显得更为普遍,让观众觉得这种感情并不仅仅只是一人一地的感情,而是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情怀。这种处理,轻巧的在不影响情节紧凑的前提下,增加了影片的广度。

    当然了,只有广度是不够的,如果不深入到感情的核心,单凭广度是无法打动人心的,这个道理,你知、我知、老谋子更知。所以,在扩充广度的同时,力求让父子间的感情更为深入、曲折。而影片用来进入感情深处(换个词就是煽情)的方法也可算是别出心裁,并不是通过导演的手来推动感情的深入,而是通过高田刚一(高仓键)的摄像机、相机来表示。在请求进入监狱排戏时用摄像机拍下自己的请求送给李彬主任,使得影片进入一个高潮,而在最后用自己拍的杨杨的照片来把整个剧情推倒顶端。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得影片在保证深度(煽情)的同时避免了刀削斧凿的痕迹,使得高潮阶段的感情成为一种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导演或者编剧强加进去的情节。这种煽情的戏,最怕的就是感情的人工推动,如果让观众觉得戏里的感情是由外人刻意安排而产生的,那么这种煽情就成为一部电影无法弥补的硬伤。而像《千》剧这种通过剧中人物来推动感情,则可以一种讨巧的方式避免避免这种硬伤。在这点上,老谋子真可谓用心良苦。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不了解来构筑剧情算不上什么新鲜东西,但是,这次老谋子在这个旧瓶里装入的新酒并不怎么令人生厌。虽然依然有一堆用巧合拼凑起来的桥段,但不论是李家民的意外入狱,还是凭空冒出的私生子杨杨,以及杨杨在深山野外走失,都并没有让人觉得导演在刻意用巧合来推进剧情的发展。对于这一点,老谋子做的也算不错。

    全剧可谓堪称经典的就是剧中对《千里走单骑》这出傩戏的处理。以傩戏《千里走单骑》来引出高田刚一的千里走单骑本来就已经是个巧妙的设计。而这部电影几乎是以《千里走单骑》始(开始时刚一看儿子建一拍的片子,知道儿子想拍《千里走单骑》),以《千里走单骑》终(最后在监狱的礼堂里李家民终于唱出了《千里走单骑》)。用傩戏这个道具贯穿了全剧的始终,使得影片有了一个依靠的主体,而不至于散漫无边。但是,所有这些并不足以让全剧对《千里走单骑》这出傩戏的使用成为经典,因为,如果仅仅如此很有可能造成喧宾夺主的情况发生,也就是容易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傩戏《千里走单骑》上而忽视了主人公的千里走单骑,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那么这部电影只能沦为一部二流甚至更差的影片。对于老谋子来说,这种情况无疑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就必须既要让傩戏即要成为贯穿全剧的主线,又要让它不成为观众注意的焦点。这种看似相互矛盾的命题,被老谋子轻巧的化解了,凭借的仅仅是一个电话。当剧中高田刚一终于来到石头村找到李家民的儿子杨杨时,接到儿媳妇理惠的一个电话其实《千里走单骑》并不重要,所谓明年来拍,只是健一和李家民说的客套话罢了仅仅用这一句话,就轻巧的把傩戏《千里走单骑》撇到一边。使得高田刚一的千里走单骑不但成为一件在事实上毫无意义的举动,反而颇有些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傻气。然而正是这种傻气,成就了父子间的深情。在这个社会中,每天人们都是在带着面具生活,每个人都仿佛异常精明,但是,这种面具、这种精明在亲人之间往往成为隔阂的主体。换句话说,什么才能体现亲情,不就是那种亲人间那些冒傻气的举动吗?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固然值得推崇,但那种为了儿子的一句话而不远万里、跋山涉水的傻气不更加难能可贵吗?所以,正是剧中对于傩戏《千里走单骑》的轻轻抛却,奏响了高田刚一千里走单骑的最强音。

    最后一点,就是对于影片结尾的处理。当高田刚一和杨杨告别而完成影片的又一个煽情高潮时,他又接到一个电话——健一已经去世了。也就是说,支持他走完全程的主体已经不复存在,他最终也没能和儿子说上一句话。而当李家民在监狱中看完儿子的照片而潸然泪下唱起那出已经无人听的《千里走单骑》时,全剧已经到达了最高潮。在这以后影片嘎然而止。虽然说这种让剧情留有遗憾的做法已经因为越来越多的被人们使用而渐渐流于俗套,但在这里却显得合情合理,而且也更加突出了那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里反过来了)的悲哀。当高田刚一在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中孑然一人面对辽阔的大海时,他在想些什么呢?老谋子再次用一个讨巧的方法为影片划上了句话。

 

    好了,说了这么多,来个总结吧,看完这个电影,最深刻的一个感觉是干净,这个之前已经说了,而这一点也是我能给这部电影打40分而不是0分的主要原因。而紧接着的一个感觉,就是讨巧,通观全片,在处处都可看出老谋子讨巧的痕迹,而这种痕迹让人看了之后非常的不舒服,仿佛有一种被人耍的感觉。

    也许有人不能理解我这里所说的讨巧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简单说明一下,所谓讨巧,就是导演并没有用心去拍这部影片,这里所说的用心这个词,并不是用它认真这种引伸意,而是取其最原始的本意。是说导演用的是脑子、而不是心去拍这部电影。

    像这种以情取胜的影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心,你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影片中去,就好像一个作家创作一篇小说,不好的作家是由人引着小说走,而好的作家则是小说引着人走,这也正是为什么真正好的小说不多见的原因,有几个人能不考虑任何外界因素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一篇小说中去呢?写小说如此,拍电影亦如此。

    一部片子,如果导演、创作人都没有心的投入,又怎么能指望观看他的观众能沉浸其中呢?而片中那些那些取巧的行为,只能成为掩饰创作人无心的遮羞布。但是,正所谓欲盖弥彰,如果没有这些取巧的行为,或者你可以批评这部片子的种种毛病,但是却没有理由指责创作者的不用心,而正是那些遮羞布出卖了他的使用者,那种刻意讨巧的行为,暴露了导演无心的这个事实,如果真的用心去拍,何必用这些讨巧的办法呢?正所谓大智若愚、大巧不工,既然没有大巧,也只好用来弥补了。

 

    前一阵看到一个节目,是对陆川的采访,只看见了节目的最后一句话,陆川说现在国内的导演,血冷了!我想这血冷了和我说的无心应该属于同一个概念范畴,而对于那些已经血冷了的导演,指望他们拍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无疑是缘木求鱼,所以,你可以说他们拍的作品巧妙、精制、华丽,但是却不能说他们的作品感人。对于这部《千》来说,也是如此。如果说它成功的所在,除了拍的干净之外,就是那些讨巧的设计,而如果说它失败,则是因为那些讨巧的设计都被看了出来。

 

2006.1.13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